茶艺的第四要项技艺,即正确的泡茶方法。
我们常说“条条大路通罗马”,泡茶也一样,我们怎样都能泡出茶来,方法不少于通往罗马的路。虽然有许多路可以到罗马,但其中一定有一条最便捷、最迅速、最方便到罗马的道路。同样,我们泡茶就是要找到一条最方便、最正确的道路,泡出最好的茶。
泡茶技艺,主要应依据不同茶类、花色、品种的特点,掌握好茶叶的用量、开水的温度、浸泡的时间。即茶之用量、开水温度、浸泡时间,成为泡茶技艺的三要素。而茶叶冲泡是否得法,在很大程度上,决定着是促进还是抑制茶叶品质的发挥。所以,在日常生活中,虽然人人都会喝茶,个个都可以泡茶,但要泡好茶,喝好茶,却并非易事,其中大有学问。
至于品著,泡茶的时候,先要决定茶壶的大小,人多-用大壶,人少用小壶,茶叶的用量可以依各人喜好的浓度加以变化。小壶的用茶量,以放半壶茶叶做标准,第一泡45秒钟即可倒出来。第二泡要加15秒时间,以此类推。 也就是第二泡以后要逐泡增加更多的时间,这样每泡的茶汤浓度才能够相同。要注意上述所指的半壶茶叶是要看茶叶的形状来决定的,如果外形疏松的茶叶,像条状的包种清茶,那当然没问题,甚至可以增加到七八分满都行;如果是紧结的半球形或球形的高山茶、包种茶,那就只要放置1/3壶就可以了,要不然茶汤会太浓。目前有公认的冲泡标准公式,就是3公克茶叶冲150cc的开水,浸泡5分钟。依据这个标准加以变化即可。有一点要特别注意,当茶泡到您喜欢的浓度后,要一次就把茶汤全倒出来,不然一直泡着,原本可以泡三次的茶叶浓缩在一次茶汤里未免太浓了。
一般人以为泡茶是把水烧开滚烫就冲,也有人认为水没有烧到100℃茶叶泡不开。其实不然,因为用多少温度的水冲泡茶,依不同的茶叶而有所区别。一般说来,绿茶类的冲泡水温不能太高,大约在75℃左右;轻发酵茶,有芽尖的茶,以及茶心比较细碎的茶叶,冲泡水温也不能太高,但要比绿茶高一点,大概在85℃上下。至于半球形的冻顶茶、球形或紧结的铁观音、水仙类等中发酵的茶叶,或是焰火较重,外形也比较紧结的茶叶,以及陈年茶等,水温要达到95℃以上来冲泡才适当。如何判断水的温度?可先用温度计量温度,等熟悉之后,就可凭经验来断定了。泡茶用的水都得煮开,以自然降温的方式来达到控温的效果。
泡茶可以因时、地、人的不同而有不同的泡茶方法,灵活变通的抛出合宜的茶。
泡好-壶茶的技艺有三大要素:一是茶叶的用量,即放适当分量的茶叶;二是泡茶用水的温度,即用适当温度的开水;三是浸泡的时间,即将茶叶泡到适当的浓度后倒出茶叶泡到适当的浓度后倒出。